当前,家具行业用工方面带来三个极为突出的问题:
一是招工难,工人流动性大;
二是在岗职工平均年龄普遍较高,代际更替出现断层,“85后”工人日渐稀缺;
三是高端设计研发人才、高级营销管理人才等存在着“引进难、留住难”的问题。
相关权威数据统计显示,2014-2018届在以家具业为代表的制造相关行业就业的毕业生比例连续五年下降。传统制造业的人才走向凋零已经是不争的事实。
进入行业的新人数量逐渐萎缩,留在这个行业中的企业正面临着人才短缺的窘境。《人民日报》于2018年详细调查了100家企业。
结果显示,当问及“目前企业迈向高质量发展,主要困难有哪些”时,高达73.08%的企业选择“技术人才缺乏”,选择比例唯一高过这个答案的只有“各种成本高”(比例为75%)。
其实,家具行业中高级人才(技工)薪资也算比较高的,年薪大都在10万到50万元。区域经理月薪2万元,品牌总监更是年薪至少80-100万元,专卖店店长,年薪也在15到25万元之间。
然而由于家具行业生产从业环境“脏乱差”,且比较危险,年轻人大都不愿意从事该行业,家具生产人员主要以40岁的人为主,断层明显。
以前可能因为工资相对较高,做的人比较多,但是90后和以前的工人相比,薪资不是他们最看重的,所以鲜有人问津。
对于人才的断层,很多企业负责人都表示深深的担忧。虽然说行业内在提倡机器换人,但是机器换人成本很高,中小型企业很难承受昂贵的成本。
但如果换个角度去看,我们会有不一样的发现。
在《2019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中,“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这个分类的就业比例增幅最为明显。
有人认为,这体现了IT行业变得更为热门,吸走了更多人才。但其实,随着工业互联网、工业机器人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家具业出现了许多新的变化。传统家具业也在积极进行自身的生产自动化、数字化和智能化改造。
近年来智能家居成为热捧的话题之一,根据IDC数据,2018年,中国智能家居市场累计出货近1.5亿台,同比增长36.7%,智能家居市场规模位居全球第二,达到65.32亿美元。
预计未来五年智能家居设备市场将持续增长,2023年中国市场规模将接近5亿台,智能家居全球市场规模将达1550亿美元。
面对如此巨大的市场,家居企业、科技企业及互联网企业摩拳擦掌,纷纷进入赛道。
不过,家具业的智能化新形态也对从业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心进入这一行业的新人需要意识到职责方面的新变化,主动的加以适应:
1、工作界限模糊化
传统企业将制造过程划分为三个层面,即工程(设计、规划、决策)、技术(工艺、执行、中间)和技能(技艺、操作)。
然而,在智能制造过程中,各层面的工作将相互融合,从而需要大量融技术理论与技能操作于一体的复合型人才。
2、操作技能高端化
包括智能化生产系统的操作、调试和维护,甚至会由于企业竞争的特殊性而生产特种加工的产品,这也对从业人员的操作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生产服务一体化
在传统制造企业中,缺乏把生产与客户连通起来的技术和理念,而智能制造未来的目标则是把生产线与库存、产品和客户全部连通起来,服务与生产融为一体,这种全新的工作模式也要求生产者必须具备与客户沟通的能力以及按照客户需求进行定制化生产的理念。
除了在技能方面提出的新要求之外,家具业的劳动力自身也在发生着变化。
长沙理工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阳立高就总结说,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人均受教育年限延长,知识型劳动力供给增加且相对成本较低。这一变化构成了我国家具业未来转型升级的巨大潜力。
第一,家具业整体升级速度落后于知识型劳动力占比提速。
国内大多数制造企业尚未占据产业链中的高价值环节。不但未能发挥质量型人口红利,暂时因为技术人才相对过剩而难以体现其价值,在薪酬、待遇上很难与主流的高薪行业抢夺一流人才。
第二,目前我国既有职业院校的课程体系相对滞后,仍以应用系统的学科知识架构为主,且专业区分过于细化,跨学科的课程体系相对缺乏,因而跟不上智能制造行业的综合性需求。
再加上重理论、轻实践,导致新入行的人员缺乏解决问题的动手能力,再加上家具业人才培养周期较长的特性,这也使得家具业从业人员的价值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达到令双方都满意的水平。
因此,全国政协副秘书长朱永新就曾呼吁,国家可以鼓励职业学校与市场化培训机构合作,提高课程质量及与市场的契合度;
同时,要发展高校与企业多层次、多阶段的合作,建立共享型公共实习实训基地。
期待呼吁真能变成现实。那时,家具厂招人,就不该是难事了!(来源:家具产业)